【铮铮铁骨的意思】“铮铮铁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坚定的信念。这个词语多用于赞美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逆境中坚持原则的人,尤其在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以下是对“铮铮铁骨”这一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铮铮 | 象声词,形容金属敲击的声音,象征坚硬、刚强。 |
铁骨 | 比喻人的骨骼如铁般坚硬,形容人的坚强意志和刚毅性格。 |
整体意思:
形容人有坚定的意志、刚强的性格,不轻易屈服于压力或诱惑。
二、出处与用法
出处 | 说明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夫士之为人,当有铮铮铁骨,不可折也。” |
现代使用 | 多用于赞扬英雄人物、革命先烈或品德高尚之人。 |
常见用法:
- 他一生清廉正直,堪称铮铮铁骨的典范。
- 面对强权,他始终保持着铮铮铁骨,不卑不亢。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宁死不屈 |
反义词 | 奴颜婢膝、软弱无能、屈膝投降 |
四、适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文学作品 | 描写英雄人物时常用此词,如《水浒传》中的林冲。 |
政治演讲 | 赞扬革命先烈时,强调其铮铮铁骨的精神。 |
日常交流 | 表达对某人品格的敬佩之情。 |
五、总结
“铮铮铁骨”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难、坚守信念的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铮铮铁骨”形容人意志坚强、性格刚正,不屈服于外力。出自古代文献,广泛用于赞美英雄和正直之士。该成语具有强烈的正面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