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碧鸟逾白原文】“江碧鸟逾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二首》之一,原诗为: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一、
《江碧鸟逾白》是杜甫描写春景的名篇之一,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宁静。诗中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其中“江碧鸟逾白”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了春天的清新与活力。
二、原文及解析表
原文句子 | 解析说明 |
江碧鸟逾白 | 江水碧绿,鸟儿显得更加洁白。通过色彩对比,突出春日的明净与生机。 |
山青花欲燃 | 山色青翠,花朵鲜艳如火。进一步渲染春天的绚丽多彩和旺盛的生命力。 |
今春看又过 | 眼下春天又要过去了。表达时间流逝的感慨。 |
何日是归年 |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流露出思乡之情和对归期的期盼。 |
三、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共八句,用词精炼,画面感强。
- 色彩鲜明:“碧”、“白”、“青”、“红”等颜色的运用,增强了视觉效果。
- 情景交融: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 结构紧凑: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层次分明。
四、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沉郁顿挫,被誉为“诗史”,代表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五、结语
“江碧鸟逾白”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更是杜甫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引发了对人生、家国的深沉思考。在阅读这样的诗句时,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语言之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