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响遏行云的本意和比喻用意

2025-10-31 19:22:07

问题描述:

响遏行云的本意和比喻用意,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19:22:07

响遏行云的本意和比喻用意】“响遏行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气势非凡,能够阻止云彩流动。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中关于韩娥的故事,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乃至日常表达中。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响遏行云”的本意与比喻用意,以下将从词义解析、出处背景、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内涵变化。

一、

“响遏行云”原意是指声音大得可以阻止云彩的流动,形容歌声或声响极其高亢、有力,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在古代,它多用于描述音乐或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强调声音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随着语言的发展,“响遏行云”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法,用来形容某种行为、言论或作品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能引起广泛关注或强烈反响。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文笔犀利、观点鲜明;在演讲或辩论中,也可形容言辞铿锵有力,令人印象深刻。

因此,“响遏行云”不仅保留了其原始的音韵美感,也承载了更多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象征意义。

二、表格:响遏行云的本意与比喻用意对比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来源 出自《列子·汤问》,讲述韩娥因歌声动人,声震云霄,使行人驻足聆听。
本意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能震动云彩,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字面解释 “响”指声音,“遏”为阻挡,“行云”即流动的云,合起来表示声音大到能阻住云走。
比喻用意 引申为形容言论、作品或行为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能引起广泛关注或强烈共鸣。
使用场景 原用于音乐、歌唱等艺术领域;现多用于文学、演讲、新闻报道等领域。
情感色彩 多为褒义,带有赞美、惊叹之意。
现代应用 如“他的发言响遏行云,令全场肃然起敬。”

三、结语

“响遏行云”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既体现了古人对声音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无论是本意还是比喻用意,它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时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