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的意思】“水深火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民生活极度困苦、灾难深重的状况。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形象感,还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释义
“水深”指的是像陷入水中一样难以自拔;“火热”则是指像被火灼烧一样痛苦难忍。合起来,“水深火热”比喻人民处于极其艰难、痛苦的境地,常用于描述战乱、灾害或统治暴虐带来的苦难。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原意是形容齐国的百姓因战乱而生活困苦。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表达,广泛用于文学、新闻、评论等场合,用来形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情况。
在现代语境中,“水深火热”也常用来比喻某种处境非常困难,比如一个人陷入两难之境,或者某个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后的惨状。
三、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战争让百姓水深火热,流离失所。 | 描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
这个地区的经济困境让人水深火热。 | 表达经济危机导致民众生活困难。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感到水深火热。 | 形容个人遭遇重大打击时的痛苦状态。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民不聊生、饥寒交迫、生灵涂炭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太平盛世 |
五、总结
“水深火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历史上的社会动荡,也可用于表达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它强调的是人民生活的极端苦难,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现实意义。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水深火热 |
含义 | 形容人民生活极度困苦、灾难深重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 |
用法 | 描述社会动荡、民生疾苦或个人困境 |
近义词 | 民不聊生、饥寒交迫、生灵涂炭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太平盛世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水深火热”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