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辩证的否定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重要观点,它强调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一观点由黑格尔提出,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加以唯物主义改造,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内部矛盾推动的,这种发展表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就是说,旧事物在自身矛盾的作用下被新事物所取代,但这个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扬弃(即保留其积极因素,抛弃其消极部分)。因此,辩证的否定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经阶段,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2. 联系的环节:否定不是脱离旧事物的彻底抛弃,而是与旧事物有内在联系。
3. 扬弃的过程:否定既包含抛弃,也包含继承,是对旧事物的批判性继承。
二、表格展示
| 内容要点 | 具体说明 |
| 基本定义 | 辩证的否定观是指事物在矛盾运动中,通过自我否定实现发展的哲学观点。 |
| 核心思想 |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的关键环节。 |
| 发展环节 |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要阶段,没有否定就没有进步和发展。 |
| 联系环节 | 否定并非完全抛弃旧事物,而是与旧事物存在内在联系。 |
| 扬弃过程 | 否定包含对旧事物的批判与继承,即“扬弃”,保留其合理成分。 |
| 实践意义 |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坚持辩证的否定观,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 |
| 举例说明 | 如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又被社会主义社会所超越,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三、结语
辩证的否定观不仅是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也是指导人们正确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要方法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变化时,既要看到否定的必然性,也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从而推动社会和个人的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