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开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寥寥数语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之中。低矮的茅屋掩映在茂密的青草之间,小溪潺潺流淌,给人以一种静谧而舒适的感觉。接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进一步刻画了人物形象,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正用吴侬软语相互逗趣,他们的笑声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
下阕则通过描写三个儿子的不同活动,展现出家庭成员各自的生活状态。“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不仅表现了孩子们勤劳聪慧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气息。尤其是“最喜小儿亡赖”一句,既是对小儿子顽皮天真的描述,又隐含着诗人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喜爱之情。
整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却极富画面感,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传达出了作者对于简单质朴生活方式的推崇。同时,在字里行间还能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清平乐·村居》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