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中的附注是什么,它标注在什么地方】在公文写作中,“附注”是一个常见的要素,主要用于对公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提供相关提示。正确理解附注的含义及其标注位置,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一、附注的定义
附注是指在公文正文中未尽事宜或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通常用于补充正文信息,如联系人、联系电话、文件来源、适用范围等。它是公文结构中的一部分,具有辅助说明的作用。
二、附注的标注位置
附注一般标注在公文的末尾,位于“落款单位”和“成文日期”之后,通常以“(此件公开发布)”、“(联系人:XXX,电话:XXX)”等形式出现。
三、附注的主要用途
用途 | 内容示例 |
补充说明 | 如“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联系方式 | 如“联系人:张XX,电话:010-XXXXXXX” |
文件属性 | 如“此件公开发布”、“此件不公开” |
特别提示 | 如“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
四、附注与附件的区别
项目 | 附注 | 附件 |
定义 | 对公文内容的补充说明 | 与公文正文内容相关的材料 |
位置 | 公文末尾 | 公文末尾,通常在附注之后 |
作用 | 提供必要信息 | 补充详细内容 |
是否独立 | 不独立成文 | 可独立成文 |
五、附注的写作要求
1. 简洁明了:附注内容应简短清晰,避免冗长。
2. 准确无误:涉及联系方式、政策依据等内容时,必须准确无误。
3. 规范统一:应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的要求进行标注。
总结:
附注是公文中重要的补充说明部分,主要用来提供必要的信息或提示,其位置通常在公文末尾,紧接在落款和成文日期之后。正确使用附注,有助于提升公文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需注意附注与附件的区别,确保公文结构清晰、内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