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入虎口成语

2025-11-19 00:41:19

问题描述:

入虎口成语,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9 00:41:19

入虎口成语】“入虎口”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陷入危险或不利的境地,如同进入猛虎的口中,难以脱身。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刻的警示意义。下面将对“入虎口”成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解析

成语名称:入虎口

拼音:rù hǔ kǒu

出处:最早见于《战国策·赵策》:“今君之贤,不如平原君;而君之过,又甚于平原君。夫虎口,不可入也。”

释义:比喻进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有被伤害或失去生命的可能。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某种危险情况的警告或描述。

近义词:如履薄冰、置身险境、自投罗网

反义词:安然无恙、化险为夷、脱离险境

二、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类型 使用示例
警告他人 “你这样做,简直是自投虎口!”
描述危险 “他误入了敌人的埋伏圈,真是入虎口了。”
历史事件 “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都是在关键时刻入虎口,最终壮烈牺牲。”

三、成语故事(简要)

“入虎口”这一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齐国有一位大臣名叫田单,他在一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敌军,但他的对手却认为他过于聪明,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对方设下陷阱,试图让田单陷入危险之中。田单识破阴谋,最终化险为夷。后来人们便用“入虎口”来形容那些看似安全实则充满危机的情境。

四、成语文化意义

“入虎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风险与智慧的思考。在古代,人们常用自然界的猛兽来比喻人生中的挑战和危险,强调人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冷静与机智。这种思想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入虎口
拼音 rù hǔ kǒu
出处 《战国策·赵策》
释义 进入危险境地,面临生命威胁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危险性
近义词 如履薄冰、置身险境
反义词 安然无恙、化险为夷
文化意义 警示风险,强调智慧应对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入虎口”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识别和规避“虎口”,以智慧和勇气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