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组词和读音】“惕”是一个常见的汉字,拼音为 tì,在汉语中常用于表示警惕、警觉的意思。它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成语、词语中仍有使用。以下是对“惕”字的组词及读音的总结。
一、基本介绍
- 汉字:惕
- 拼音:tì
- 部首:心(或忄)
- 笔画:16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意思:警惕、警觉、戒惧
二、常用组词及读音表
组词 | 拼音 | 含义解释 |
警惕 | jǐng tì |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保持高度注意 |
惕然 | tì rán | 因惊惧而感到不安的样子 |
自惕 | zì tì | 自我警觉、自我反省 |
惕惧 | tì jù | 因害怕而感到紧张 |
惕息 | tì xī | 因恐惧而停止呼吸 |
惕厉 | tì lì | 警惕而严肃 |
惕敬 | tì jìng | 谨慎恭敬 |
惕戒 | tì jiè | 警告自己不要犯错 |
三、词语用法说明
“惕”字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古文或正式场合中出现较多。例如:
- “居安思危,戒骄戒躁,方能防患于未然。”——这句话中虽未直接使用“惕”,但其含义与“警惕”相近。
- “他做事谨慎,从不轻举妄动,时刻保持警惕。”——这里“警惕”是“惕”的常见用法。
四、注意事项
1. 发音准确:注意“惕”只读 tì,不可误读为 tī 或 tè。
2. 使用场景:该字多用于书面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搭配习惯:通常与“警”、“自”、“戒”等字搭配使用,形成固定词语。
五、总结
“惕”字虽不常见,但在表达“警觉、戒惧”等含义时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其读音和常用组词,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在写作或阅读中遇到此类词汇时,应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惕”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或相关成语,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