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管理会计 本量利分析的一道案例分析题

2025-05-19 08:52:38

问题描述:

管理会计 本量利分析的一道案例分析题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08:52:38

在企业管理中,本量利(CVP,Cost-Volume-Profit)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帮助管理者了解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盈利能力。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演示如何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案例背景

某制造公司生产一种电子设备,其固定成本为每月50,000元,每台设备的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市场售价为150元/台。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但公司希望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因此需要评估不同销售量对利润的影响。

问题提出

假设该公司计划下个月生产并销售1,000台设备,请计算以下指标:

1. 总收入;

2. 总成本;

3. 利润;

4. 如果目标是实现至少50,000元的净利润,需要达到多少销量?

解决方案

第一步:计算总收入

总收入 = 销售价格 × 销售数量

= 150 × 1,000 = 150,000元

第二步:计算总成本

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 50,000 + (80 × 1,000) = 130,000元

第三步:计算利润

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

= 150,000 - 130,000 = 20,000元

第四步:计算实现目标净利润所需的销量

根据公式:

\[ \text{目标销量} = \frac{\text{固定成本} + \text{目标净利润}}{\text{单位贡献毛利}} \]

其中,单位贡献毛利 = 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

= 150 - 80 = 70元

代入数据:

\[ \text{目标销量} = \frac{50,000 + 50,000}{70} = \frac{100,000}{70} \approx 1,429 \]

因此,为了实现至少50,000元的净利润,公司需要销售约1,429台设备。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月销售1,000台设备能够带来一定的利润,但若想实现更高的净利润,则需扩大销售规模至接近1,429台。此外,公司还可以考虑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或提高售价以增加单位贡献毛利,从而更高效地达成目标。

本案例展示了本量利分析在实际经营中的应用价值,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决策的支持。在日常管理中,企业应持续关注成本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动态,灵活调整策略,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以上就是基于本量利分析方法的一个典型案例解析。希望通过此案例,大家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这一工具的实际意义,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业务场景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