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以六月息者也是什么句式】在古文阅读中,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去以六月息者也”这一句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语境总结其语法特点。
一、句式分析
“去以六月息者也”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鹏飞往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六个月的风力才飞走的。
从句式角度来看,“去以六月息者也”是一个典型的状中结构加判断句的复合句式。
- “去”:动词,意思是“离开”或“飞走”。
- “以六月息”:介词短语,“以”表示“凭借”,“六月息”指“六个月的风力”。
- “者”: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的人或事物”。
- “也”:语气助词,表肯定、判断。
整体来看,这是一个判断句,用“者也”来强调主语的身份或状态。
二、句式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 句式类型 | 判断句 + 状中结构 |
| 成分分析 | “去”(动词)+ “以六月息”(介宾短语作状语)+ “者也”(判断标志) |
| 语法功能 | 表示动作的依据或条件,强调主语的性质或状态 |
| 语义重点 | 强调“凭借六个月的风力”作为飞行的条件 |
| 文化背景 | 属于道家哲学中的寓言表达,体现“顺应自然”的思想 |
三、扩展理解
在古汉语中,“者也”常用于判断句中,用来引出主语或说明主语的性质。例如:
- “此山中之大虫也。”(这是山中的大虫。)
- “吾为汝父也。”(我是你的父亲。)
“去以六月息者也”正是通过这种句式,表达了大鹏飞行依赖自然之力的思想,体现了庄子“无待”的哲学观。
四、结语
“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古文,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表达。它通过独特的句式结构,传达了自然与人力之间的关系,也展现了古汉语中判断句与状中结构的巧妙结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古文句式,可继续关注相关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对古文句式的分析与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