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单位内部档案管理,确保各类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与可追溯性,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单位所有部门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涵盖文书档案、业务档案、人事档案等。
一、档案管理原则
1. 统一管理:所有档案由综合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确保集中存放、分类清晰。
2. 分级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产生的档案负有保管责任,定期检查并及时移交。
3. 安全保密:涉及机密或敏感信息的档案,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泄露。
4. 便于查阅:档案应按类别、时间、项目等进行编号和登记,方便查找与调用。
5. 定期清理:对过期或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处理。
二、档案分类与内容
档案类别 | 主要内容 | 管理责任人 |
文书档案 | 公文、通知、报告、会议记录等 | 综合办公室 |
业务档案 | 项目资料、合同、审批文件等 | 业务主管部门 |
人事档案 | 员工简历、劳动合同、奖惩记录等 | 人力资源部 |
财务档案 | 发票、凭证、账簿、审计报告等 | 财务部 |
设备档案 | 设备采购、使用、维修记录等 | 设备管理部门 |
三、档案管理流程
1. 归档:各部门在完成一项工作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并填写《档案移交清单》。
2. 登记:档案管理人员对归档材料进行编号、登记,建立电子目录和纸质目录。
3. 保管:档案应存放在专用档案柜中,保持环境干燥、整洁,避免受潮、虫蛀。
4. 借阅:借阅档案需填写《档案借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借出,借阅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
5. 销毁:对已过保管期限且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由档案管理员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统一销毁。
四、档案管理职责
职责类别 | 具体内容 |
档案管理员 | 负责档案的接收、分类、登记、保管、借阅及销毁工作 |
部门负责人 | 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及日常管理 |
借阅人 | 遵守档案管理制度,按时归还档案,不得擅自复制或外传 |
五、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处罚。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为单位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