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怎么教孩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破十法”是帮助孩子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拆分10”的方式,让孩子更直观地掌握减法的运算过程。以下是对“破十法怎么教孩子”的总结与教学建议。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种用于解决“20以内减法”问题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被减数大于10,而减数小于10的情况。例如:13 - 5 = 8。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将被减数拆成“10 + 几”,然后用“10 - 减数”得到一部分结果,再加上剩下的部分。
二、如何教孩子使用“破十法”?
以下是教孩子使用“破十法”的步骤和建议:
步骤 | 操作说明 | 教学建议 |
1 | 引入概念:让孩子先理解“10”的分解 | 可以用实物(如小棒、积木)来演示“10”可以分成“1+9”、“2+8”等 |
2 | 将被减数拆成“10 + 几” | 例如:14 = 10 + 4 |
3 | 用“10 - 减数”计算 | 例如:10 - 5 = 5 |
4 | 再加上剩下的部分 | 例如:5 + 4 = 9,所以14 - 5 = 9 |
5 | 鼓励孩子多练习,逐步脱离实物辅助 |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口算题进行练习 |
三、常见例子
算式 | 破十法步骤 | 结果 |
13 - 5 | 10 - 5 = 5,5 + 3 = 8 | 8 |
16 - 7 | 10 - 7 = 3,3 + 6 = 9 | 9 |
12 - 4 | 10 - 4 = 6,6 + 2 = 8 | 8 |
17 - 9 | 10 - 9 = 1,1 + 7 = 8 | 8 |
15 - 6 | 10 - 6 = 4,4 + 5 = 9 | 9 |
四、教学小贴士
- 从具体到抽象:先用实物操作,再过渡到图形,最后用数字。
- 鼓励孩子表达过程:让孩子说出自己是怎么拆分10的,有助于加深理解。
- 结合生活场景:比如购物找零、分糖果等,让孩子在实际中体会减法的意义。
- 避免机械记忆:强调“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仅仅记住答案。
五、结语
“破十法”不仅是一种计算技巧,更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数感的重要手段。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逐步掌握这一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