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是什么意思】“博古通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既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也通晓现代的知识与现实情况。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知识上的全面性和深度。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博古通今 |
拼音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 | 知识广博,既通晓古代的事物,又了解现代的情况。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博古通今,才学不凡。”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学识丰富。 |
近义词 | 学贯中西、才高八斗、博学多才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
二、成语解析
“博古”指的是对古代历史、文化、典籍的广泛了解;“通今”则是指对现代知识、科技、社会现状的熟悉。两者结合,意味着一个人不仅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紧跟时代发展,具备跨时代的综合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博古通今”常用于评价那些既有传统文化修养,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人。例如,一位学者如果既研究古代文献,又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就可以被称为“博古通今”。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教育领域 | 老师鼓励学生要博古通今,拓宽知识面。 |
文化评论 | 评论家称赞某位作家博古通今,作品富有深度。 |
个人评价 | 他博古通今,是团队中的智囊人物。 |
四、总结
“博古通今”是一个高度褒义的成语,强调一个人在知识上的广度与深度。它不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肯定,更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既尊重传统,又拥抱现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拥有“博古通今”的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