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凿壁偷光是出自】“凿壁偷光”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刻苦努力。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源于西汉时期一位名叫匡衡的学者。他出身贫寒,但志向远大,为了读书,不惜在墙壁上凿洞,借邻居家的灯光学习。
一、成语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凿壁偷光 |
出处 | 《汉书·匡衡传》 |
作者 | 班固(东汉) |
故事人物 | 匡衡 |
出处原文 |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成语含义 | 形容人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他人或自己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的精神 |
二、成语来源详解
“凿壁偷光”最早见于《汉书·匡衡传》。匡衡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年轻时家境贫寒,家中没有灯油,无法夜间读书。他的邻居家中有灯,但光线照不到他这边。于是,匡衡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把邻居家的灯光引入自己的房间,利用这点微弱的光亮来读书。
这一行为展现了匡衡对知识的渴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后来被后人传颂,成为勤奋学习的象征。
三、成语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凿壁偷光”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也要保持求知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中,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凿壁偷光”的联系 |
韦编三绝 | 形容读书勤奋 | 同属勤奋学习的典故 |
悬梁刺股 | 形容刻苦学习 | 与“凿壁偷光”一样表达学习的坚韧 |
闻鸡起舞 | 形容勤奋自励 | 强调时间利用,与“凿壁偷光”有相似精神 |
五、结语
“凿壁偷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只要心怀梦想并坚持不懈,终将有所成就。在今天这个信息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珍惜学习机会,继承和发扬这种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