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成语出自何处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请君入瓮”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或者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背后还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一、成语出处
“请君入瓮”最早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具体是《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久视元年》中的记载。原文如下:
> “初,周兴与来俊臣并为酷吏,兴尝问俊臣曰:‘囚多不承,何法可?’俊臣曰:‘此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居其中,须臾自承。’兴曰:‘善!’即命取大瓮,以火围之,谓兴曰:‘请君入瓮。’”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来俊臣问周兴如何让囚犯招供,周兴建议用大瓮烧热,让囚犯进去。来俊臣便对周兴说:“请君入瓮。”意思是让你自己也试试这个方法。
二、历史背景
在唐朝时期,武则天掌权,为了巩固统治,她重用了一些酷吏,如周兴和来俊臣。他们以严刑峻法著称,手段极其残忍。后来,来俊臣因罪被贬,而周兴也被捕。来俊臣利用周兴之前提出的方法,将他关进大瓮中,以此让他自食其果。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同时也揭示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慧。
三、成语含义
- 字面意思:请对方进入瓮中。
- 引申意义:用对方的手段或方法来对付对方,使其陷入自己设置的陷阱。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请君入瓮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久视元年》 |
原文出处 | “请君入瓮” |
历史人物 | 周兴、来俊臣 |
故事背景 | 唐朝酷吏之间相互陷害,来俊臣用周兴的方法对付周兴 |
成语含义 | 用对方的方法对付对方,使其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
现代用法 | 形容反制、以牙还牙、自作自受等 |
五、结语
“请君入瓮”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更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的典故。它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也展现了古人运用智慧应对困境的策略。今天,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种巧妙的反击方式,既不失风趣,又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