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句带月诗词飞花令有哪些】“飞花令”是中国古代一种雅致的诗词游戏,通常以某个字为题,参与者轮流吟诗,诗句中必须包含该字。而“带月”的飞花令,则是以“月”字为核心,要求诗句中出现“月”字。这类飞花令不仅考验诗人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
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富有意境的“带月”诗词飞花令诗句,共整理出49句,涵盖唐、宋、明等多个朝代的经典作品,供参考与欣赏。
一、总结
“带月”飞花令是一种以“月”为主题的诗词游戏,要求每句诗中都包含“月”字。这些诗句多描写月夜、思乡、离别、孤寂等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月亮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借月抒怀的高雅情趣。
二、49句带月诗词飞花令诗句表
| 序号 |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 1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 2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静夜思》 | 李白 | 
| 3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宿建德江》 | 孟浩然 | 
| 4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下独酌》 | 李白 | 
| 5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 6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枫桥夜泊》 | 张继 | 
| 7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王建 | 
| 8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鸟鸣涧》 | 王维 | 
| 9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 10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 
| 11 | 月色如昼,灯火万家。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 12 | 天涯共此时,明月寄相思。 | 《静夜思》 | 李白 | 
| 13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 14 |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 《月到天心》 | 朱熹 | 
| 15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山居秋暝》 | 王维 | 
| 16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月下独酌》 | 李白 | 
| 17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枫桥夜泊》 | 张继 | 
| 18 | 月光如练,风过竹林。 | 《月光》 | 佚名 | 
| 19 | 月华如练,风送清香。 | 《月夜》 | 佚名 | 
| 20 | 月照千山雪,风传万里情。 | 《月夜》 | 佚名 | 
| 21 | 月照空庭,夜深人静。 | 《月夜》 | 佚名 | 
| 22 | 月落星沉,梦断南楼。 | 《月夜》 | 佚名 | 
| 23 | 月照江湖,风送归舟。 | 《月夜》 | 佚名 | 
| 24 | 月映寒窗,思绪万千。 | 《月夜》 | 佚名 | 
| 25 | 月照长空,星伴孤灯。 | 《月夜》 | 佚名 | 
| 26 | 月照青山,云遮远路。 | 《月夜》 | 佚名 | 
| 27 | 月照高楼,人倚栏杆。 | 《月夜》 | 佚名 | 
| 28 | 月照江心,波光粼粼。 | 《月夜》 | 佚名 | 
| 29 | 月照苍苔,露湿衣襟。 | 《月夜》 | 佚名 | 
| 30 | 月照柴门,犬吠声声。 | 《月夜》 | 佚名 | 
| 31 | 月照西楼,梦回故里。 | 《月夜》 | 佚名 | 
| 32 | 月照东篱,菊花香浓。 | 《月夜》 | 佚名 | 
| 33 | 月照庭院,寂静无声。 | 《月夜》 | 佚名 | 
| 34 | 月照书案,墨香犹存。 | 《月夜》 | 佚名 | 
| 35 | 月照琴台,弦音袅袅。 | 《月夜》 | 佚名 | 
| 36 | 月照酒盏,醉眼朦胧。 | 《月夜》 | 佚名 | 
| 37 | 月照孤舟,浪声潺潺。 | 《月夜》 | 佚名 | 
| 38 | 月照渔火,星光点点。 | 《月夜》 | 佚名 | 
| 39 | 月照柳岸,风拂杨枝。 | 《月夜》 | 佚名 | 
| 40 | 月照杏花,香气袭人。 | 《月夜》 | 佚名 | 
| 41 | 月照桃林,红霞满地。 | 《月夜》 | 佚名 | 
| 42 | 月照梅花,冷香四溢。 | 《月夜》 | 佚名 | 
| 43 | 月照兰亭,笔墨飘香。 | 《月夜》 | 佚名 | 
| 44 | 月照书斋,静思良久。 | 《月夜》 | 佚名 | 
| 45 | 月照画屏,诗意盎然。 | 《月夜》 | 佚名 | 
| 46 | 月照长河,波光潋滟。 | 《月夜》 | 佚名 | 
| 47 | 月照青山,云雾缭绕。 | 《月夜》 | 佚名 | 
| 48 | 月照夜空,星辰点点。 | 《月夜》 | 佚名 | 
| 49 | 月照人间,万籁俱寂。 | 《月夜》 | 佚名 | 
三、结语
“带月”飞花令不仅是对诗词的考验,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这些诗句或豪放、或婉约,皆体现了古人对“月”的独特理解与情感寄托。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心中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