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公务卡管理制度】为规范单位公务卡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公务支出的合规性与安全性,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公务卡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明确公务卡的申领、使用、报销、审核及监督管理等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公务卡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制度概述
单位公务卡是用于公务活动中支付各类费用的一种银行卡,主要适用于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差、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产生的日常开支。通过推行公务卡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现金支付,提高资金流转效率,便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职职工,包括正式在编人员、合同制员工及临时聘用人员。公务卡主要用于以下场景:
使用场景 | 说明 |
差旅费 | 因公出差产生的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 |
会议费 | 参加各类会议产生的相关费用 |
培训费 | 参加业务培训或学习产生的费用 |
公务接待 | 接待来访人员所产生的合理费用 |
其他公务支出 | 经审批同意的其他公务支出 |
三、公务卡申领与管理
1. 申领条件
- 单位正式在编职工;
- 有固定工作职责并需经常进行公务活动的人员;
- 无不良信用记录。
2. 申领流程
- 个人填写《公务卡申请表》;
- 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
- 财务部门审核并报分管领导批准;
- 办理开卡手续。
3. 卡片管理
- 公务卡由持卡人本人保管,不得转借他人;
- 持卡人应妥善保存交易凭证,以备报销时核对;
- 如卡片遗失或损坏,应及时挂失并办理补办手续。
四、使用规定
1. 使用原则
- 必须用于公务支出,不得用于个人消费;
- 支付金额应在规定的额度内;
- 需保留原始发票或收据作为报销依据。
2. 支付方式
- 禁止使用现金支付应刷卡的公务支出;
- 对于无法刷卡的商户,需提前报批并提供书面说明。
3. 交易限额
- 每日单笔交易限额:5000元;
- 每月累计交易限额:2万元(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可调整)。
五、报销与审核
1. 报销流程
- 持卡人将消费明细与原始票据提交至财务部门;
- 财务人员核对消费内容与用途是否符合规定;
- 审核无误后,按程序进行报销处理。
2. 审核要点
- 是否属于公务支出范围;
- 是否有审批手续;
- 是否存在超支或不合理消费。
3. 报销周期
- 每月1日至10日为集中报销期;
- 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但不得超过当月月底。
六、监督管理
1. 内部审计
- 财务部门定期对公务卡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 对异常消费行为进行重点核查。
2. 责任追究
- 对违规使用公务卡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 对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追责。
3. 信息反馈
- 持卡人应如实反映使用情况,不得隐瞒或虚报;
- 财务部门应建立公务卡使用台账,定期汇总分析。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3.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公务卡制度顺利运行。
项目 | 内容 |
制度名称 | 单位公务卡管理制度 |
适用对象 | 单位全体在职职工 |
使用范围 | 差旅、会议、培训、接待等公务支出 |
申领条件 | 正式在编、有公务需求、无不良信用 |
报销周期 | 每月1-10日 |
交易限额 | 日限5000元,月限2万元 |
违规处理 | 通报、罚款、追责 |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有助于提升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增强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构建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