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原文及翻译请君入瓮介绍】“请君入瓮”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权谋与讽刺的故事。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或困境。
一、成语简介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请君入瓮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拼音 | qǐng jūn rù wèng |
含义 | 让对方进入自己设下的陷阱或圈套;也指以对方的方式对付对方 |
用法 | 多用于讽刺或策略性语言中 |
近义词 | 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反义词 | 以德报怨、宽宏大量 |
二、原文内容
《资治通鉴·唐纪》中有关“请君入瓮”的原文如下:
> “周兴与来俊臣俱为酷吏,时人谓之‘来周’。后兴犯事,俊臣欲按之,乃召兴入,曰:‘狱中多有囚徒,君能为之乎?’兴曰:‘可。’俊臣曰:‘今有囚不承,君能使之承乎?’兴曰:‘此易耳,取大瓮,以炭火围之,令囚入其中,自当承服。’俊臣曰:‘今有囚不承,君能使之承乎?’兴曰:‘可。’俊臣曰:‘请君入瓮。’”
三、白话翻译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周兴和来俊臣都是唐朝著名的酷吏,当时人们称他们为“来周”。后来周兴犯了罪,来俊臣想审问他。他把周兴叫来,说:“监狱里有很多囚犯,你能处理吗?”周兴回答:“可以。”来俊臣又问:“现在有个囚犯不认罪,你能让他认罪吗?”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个大瓮,用炭火围着,让囚犯进去,他自然会认罪。”来俊臣说:“现在有一个囚犯不认罪,你能让他认罪吗?”周兴说:“可以。”来俊臣说:“那请你自己进瓮吧。”
四、成语寓意与现实意义
“请君入瓮”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揭示了以下几点:
1.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对方的方法去对付对方,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讽刺与反讽:通过对方的逻辑来反驳对方,是一种高明的说话方式。
3. 权谋与策略:在政治斗争或人际交往中,有时需要运用巧妙的手段达到目的。
在现代社会,“请君入瓮”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的情况,也可用于幽默或讽刺的语境中。
五、总结
“请君入瓮”这一成语源于唐代的历史事件,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古代酷吏行为的讽刺,也是对人性、策略和智慧的深刻反映。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价值,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文章原创说明:本文基于《资治通鉴》原文进行解读与整理,结合现代语言进行通俗化表达,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结构,力求内容真实、准确、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