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俎是什么意思】“刀俎”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比喻掌握生杀大权的人。这个词语源自古代的烹饪工具,“刀”指切菜的刀,“俎”是切肉的砧板。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意思是说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而自己则是被宰割的鱼和肉,形容自己处于被动、任人摆布的境地。
“刀俎”原意是指切菜和切肉的工具,后引申为掌握权力、可以随意处置他人的角色。常用来形容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则处于被控制或被伤害的状态。这个词多用于描述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带有强烈的被动与无奈色彩。
表格说明:
词语 | 刀俎 |
原意 | 切菜的刀和切肉的砧板 |
引申义 | 掌握生杀大权的人;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用法 | 多用于比喻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
示例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含义 | 被动、受制于人、无法自主 |
常见语境 | 历史典故、文学作品、日常表达中表示弱势一方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刀俎”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它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也常被现代人用来形容现实中的不平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