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洪乔出处于哪里】“付诸洪乔”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将事情托付给他人却未能得到妥善处理,最终导致失败或损失。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冷门,但在文学和历史中有着明确的出处。
一、成语释义
“付诸洪乔”字面意思是“交给了洪乔”,但“洪乔”并非指某个人,而是古代的一个典故。该成语用来比喻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不可靠的人,结果导致事情失败或落空。
二、出处考证
“付诸洪乔”最早出自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任诞》篇,其中记载了一则关于“洪乔”的故事。
原文如下:
> “王右军(王羲之)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曰:‘今四郊多垒,宜思所以自卫。’谢曰:‘吾方思以清谈为甲胄,以礼乐为干橹,何用多垒为?’王曰:‘卿言理胜于事,然亦未免为洪乔。’”
这里的“洪乔”指的是一个名叫洪乔的人,他曾经将一封重要信件托付给朋友,结果信件丢失,因此被后人用来比喻“托付无果”。
三、成语演变
随着时间推移,“付诸洪乔”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广泛用于形容将事情交付他人却未能成功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批评不负责任的托付行为。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付诸洪乔 |
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典故来源 | 洪乔托信失书,比喻托付失败 |
释义 | 将事情交给不可靠的人,结果失败 |
使用场景 | 批评不负责任的托付行为,或形容事情因误托而失败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托付对象的不信任 |
相关成语 | 付诸东流、付诸流水、托付无门 |
五、结语
“付诸洪乔”虽不如“付诸东流”等成语常见,但其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古人对诚信与责任的重视。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地选择托付对象,避免因轻信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